《善恶之争》
安息日学研经指引
学课‧2024年第二季度4-6月
作者:马可.芬尼
第5课
《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
●4月27日-5月3日 安息日下午
阅读本周学课经文:
诗119:162;约16:13-15;彼后1:20、21;弗2:8、9;罗3:23、24;6:15-18。存 心 节:
我将你的话藏在心里,免得我得罪你。”(诗篇119:11)改教者拥有廿一世纪的人们迫切需要的东西—人生目标。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库许曼(Philip Cushman)在他的著作《空虚的自我》中讨论那些活得漫无目的之人。他们的信仰往往十分肤浅。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没有什么值得他们为之而死,所以也没有什么值得为之而活。
但改教者们,不论男女和孩子却截然不同。他们有一个值得为之而活的持久目标。他们重视信仰,不愿意妥协违背自己的正直原则。他们的核心信仰是他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否认信仰就是否认他们的身份。即使面对死亡,他们也有内心的平安。
在本周学课中,我们将以宗教改革为例,探讨圣经中改变生命的教导如何为生命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提供基础。理解这些永恒的真理,我们就能在善恶之争的最后关头做好准备。改革家们的战斗还没有结束,我们被呼召去接收他们的未竟之业。我们也可以经历一位伟大的上帝,祂足以应对我们所面临的每一个挑战,祂赋予我们生命的意义和目的,这是任何世俗的东西所无法做到的。
■根据《善恶之争》第7-11章研究本周学课,为5月4日安息日预备。
星期日 4月28日
第5课 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
【唯独上帝的话】
阅读诗119:103、104,147和162。大卫对上帝的话语持什么态度?这对改革家有何影响?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又有何影响?
圣经是改教者信仰的基础,也是他们教导的本质。他们明白自己是在其中获得启示,即“借着上帝活泼常存的道”(彼前1:23)。他们珍惜每一句上帝的话。当他们读经并相信其中的应许时,他们的信心增强,勇气也得到更新。“圣经的一切应许也是这样地直接对我们个人说的,就像主面对面与我们交谈一样。基督透过这些应许把祂的恩典和能力输送给我们。这些话犹如生命树上的叶子,能‘医治万民’(启 22:2)。这些话被人接受和消化,就会成为品格的力量,生命的动力和营养。没有什么其他东西拥有如此的医治之能。也没有什么其他东西能增加人的信心和勇气,给人的全身带来活力。”——怀爱伦,《服务真诠》,原文第122页。
圣经在我们悲伤时闪耀喜乐,在我们沮丧时闪耀盼望,在我们的黑暗时闪耀光明。它为我们的困惑指明方向,为我们的迷惘指明道路,为我们的软弱指明力量,为我们的无知指明智慧。当我们默想上帝的话并凭信心信靠其中的应许时,上帝赐生命的大能就会激励我们整个人的身体、心智、情感和灵性。
改教者的心中充满圣经。他们信靠道而活,许多人也因道而死。他们不是漫不经心、自满、粗心、过着肤浅奉献生活的基督徒。他们知道,如果没有上帝话语的能力,他们就无法抵挡针对他们的邪恶势力。
约翰·威克里夫热衷于将圣经翻译成英语,以便普通人也能够阅读和理解它。因为这在当时是非法的,他就因信仰而受到审判,被定为异端,并被判处死刑。在审判中,威克里夫诚恳地提出了上诉。“你们所反抗的对象是谁呢?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吗?不是,你们所抗拒的乃是真理,这真理比你们强,而且终必战胜你们!”——怀爱伦,《善恶之争》,原文第90页。随着上帝的真理之光驱散中世纪的黑暗,威克里夫的临终遗言也得以实现。
在试炼临到的时候,圣经如何给你带来安慰?
星期一 4月29日
第5课 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
【传递上帝的话语】
阅读林后4:1-6和2:14。这些经文如何告诉我们,尽管保罗在宣讲上帝话语的真理时面临挑战,祂还是有信心的?
使徒保罗在传播福音的工作上面临巨大的困难。然而,他相信上帝的话最终将获胜;因为正如他所说:“我们凡事不能敌挡真理,只能扶助真理。”(林后13:8)
改教者们也面临类似的考验;然而,凭着信心,他们仍然忠于上帝的话语。丁道尔就是在看似势不可挡的逆境中表现出勇气的一个例子。丁道尔最大的愿望是为英国提供正确可读的圣经译本。他决定从现有的版本开始翻译,并纠正威克里夫约140年前翻译的一些错误。最终,丁道尔也被捕受审。他在德国沃木斯印刷的许多圣经译本被没收并公开焚烧。他的审判于公元 1536年在比利时进行。他被控以异端罪名,并被判处火刑。刽子手把他绑在木桩上,勒死了他,然后焚烧了他的尸体。他的临终遗言被大声且激昂地念出:“主啊,打开英格兰国王的眼睛吧!”上帝奇迹般地回应了丁道尔的祷告。
在他死后的四年里,有四本圣经的英文译本出版。1611年,詹姆斯国王钦定版的圣经印刷成书,它主要是基于丁道尔的作品。翻译这本圣经的54位学者大量借鉴了丁道尔早期的英文译本。据估计,1611年钦定版旧约有76%以及新约有83%是丁道尔的译本。2011年,《英王詹姆斯钦定版圣经》迎来了四百周年记念,以及超过了10亿本的印刷量;它影响了全球数千万人。丁道尔的牺牲是非常值得的。
无论事情看起来多么困难,环境多么挑战,丁道尔和他那些相信圣经的同工们都相信上帝会按着祂的旨意安排一切。丁道尔的一生所促成的改变是永恒的。
阅读但12:3和启14:13。这些经文如何强有力的呼应丁道尔的生命? 现在想想你自己的生命以及你对他人的影响。这些经文对你有机会永远影响他人提供了哪些鼓励?
星期二 4月30日
第5课 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
【圣灵的启发】
正当马丁·路德在大学图书馆学习时,他的人生迎来了一个转折点。他发现了一本拉丁文圣经。他以前从不知道有这样一本书的存在。他满怀喜悦地读了一章又一章、一节又一节。他对上帝话语的清晰度和力量感到惊讶。当他仔细阅读这本书时,圣灵启迪了他的思想。当被 传统所掩盖的真理似乎从圣经中跃出时,他感受到了圣灵的引导。在描述他第一次接触圣经的经历时,他写道:“但愿上帝能给我这样一本书!”
关于如何解释圣经,我们可以从以下经文中得到什么原则?
约14:25、26
约16:13-15
彼后1:20、21
这几节经文的强大之处在于,我们确信当我们阅读圣经时,启发圣经作者的同一位圣灵也在引导我们。祂是神圣真理的神圣解释者。不幸的是,今天许多自称基督徒的人淡化了圣经中的超自然因素,而夸大了人为因素。既然撒但无法再将圣经从我们手中夺走,他就退而求其次:除去圣经的超自然特质,使其仅仅成为优秀的文学作品;甚至更糟的是,贬抑其为宗教控制大众的压迫性工具。改教者们清楚地看见圣灵才是圣经无误的解释者,而不是牧师、主教和教皇。苏格兰改教者约翰·诺克斯和苏格兰女王玛丽之间曾有一段有趣的对话。玛丽女王说:“你这样解释圣经,而他们 (罗马教的教师)却那样解释;我到底应该相信谁?谁可以作裁判呢?” 这位改革家回答说:“你应该相信那在圣经内明白发言的上帝;若是离开了圣经的教训,那么你就不要信这个说法,也不要信那个说法。上帝的话本身是很清楚的;如果有一处经文似乎不易明白,那位永远不会自相矛盾的圣灵就必在另一段经文中将它解释得更清楚,所以除了对于那些顽梗刚愎,自愿留在无知之中的人以外,圣经并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地方。”——怀爱伦,《善恶之争》,原文第251页。
星期三 5月1日
第5课 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
【唯独基督,唯独恩典】
阅读弗2:8、9;罗3:23、24;6:23和5:8-10。关于救赎计划,这些经文教导了什么?
上帝将救恩作为礼物赐给我们。祂的圣灵带领我们,凭信心接受基督在髑髅地十字架上之死白白提供的一切。耶稣,上帝的儿子,献上祂完美的生命来赎我们的罪。
上帝的公义要求完全的顺服。基督完美的生命取代了我们不完美的生命。我们所违背的神圣律法,定了我们永死之罪。圣经清楚说明,因为罪恶的选择,我们“亏缺了”上帝对我们生命的理想。我们犯了罪,满足上帝公义的要求。结果,我们承受永远的死亡。但好消息是使徒保罗向我们保证,“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上帝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 (罗6:23)这是一份不配得的礼物;如果救恩是靠我们的行为,我们就可以赚取救恩;但福音的真理指明,我们无法靠自己赚取救恩。
马丁·路德和改教者们看见基督是他们得救的唯一泉源。就在那时,路德开始传讲基督救赎的恩典。人们蜂拥而至,聆听他发自内心、改变生命的信息。他的话如同贫瘠沙漠中的凉水。人们被中世纪教会的传统束缚,被历代以来无法满足属灵生命的仪式束缚。路德的圣经信息触动了人们的心灵,改变了人们的生命。
当路德阅读新约时,他被上帝的良善感动,对祂拯救全人类的渴望感到惊讶。当时教会领袖所教导的流行观点是:救恩一部分来自人的行为,一部分来自上帝。但路德发现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对全人类来说已经足够。
“基督受了我们该受的罚,使我们能得祂该得的赏。祂为我们的罪祂原是无份的被定为罪,使我们因祂的义我们原是无份的得称为义。祂忍受了我们的死,使我们能得祂的生。”——怀爱伦,《历代愿望》,原文第25页。这是福音多么有力和奇妙的总结,我们可以因“无份”的义而称义,这是多么美好的应许!
如果救恩是上帝在基督里的工作,那我们的善行在基督徒生命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我们如何才能在我们的经验中确立善行的重要性,却不把它们当作是盼望的基础呢?
星期四 5月2日
第5课 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
【顺服:信心的果实】
阅读罗3:27-31;6:15-18和8:1、2。 关于唯独基督得救的义,这些经文教导了我们什么?
在路德的时代,一股新的风潮吹进了基督教会。成千上万的人被教导将目光从罪恶的自己身上移开,转向对耶稣的仰望。毫无疑问,这些人在审视个人和自己的本质时,看到了令他们灰心丧志的事。今天的信徒哪一个没有同样的经历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仰望耶稣。
上帝的恩典改变我们。一天,约翰·卫斯理参加了在伦敦举行的摩拉维亚聚会。当他听见路德的〈罗马书〉信息时,他感到异常惊讶。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开始理解福音。他内心有一种悸动,他感受到自己被那位为他舍命的基督所吸引。他大声说:“我觉得我确实相信基督,唯有基督才能得救:我得到了保证,祂已经除去了我的罪孽,并将我从罪恶和死亡的律法中拯救出来。”——约翰·怀特黑德,《约翰·卫斯理的一生》,(伦敦:史蒂芬·库奇曼出版社,1793),原文第331页。
阅读彼前2:2;彼后3:18;西1:10和弗4:18-24。这些经文揭示了哪些关于基督徒生活的重要真理?
改教者们系统地研究圣经以发现更多的真理。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安于很少或毫无成长之僵化的宗教经历,他们不断地渴望更加认识基督。在中世纪,许多相信圣经的基督徒为他们的信仰付出了极高的代价。他们遭受酷刑、监禁、流放和处决。他们的财产被没收,房屋被烧毁,土地被掠夺,家庭受逼迫。当他们被赶出家园时,他们“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上帝所经营所建造的”(来11:10)。当他们受到酷刑时,他们祝福折磨他们的人;当他们在黑暗潮湿的地牢里受苦时,他们寻求一个上帝所应许之更美好的明天。尽管他们的身体被监禁,但他们是自由的——在基督里自由,在祂的真理中自由,在祂快来的盼望中自由。
当你审视自己时,你有什么得救的盼望?
星期五 5月3日
第5课 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
深入思考
“上帝忠心的仆人并不是孤独地作工。当‘执政的、掌权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联合起来反对他们时,主没有丢弃祂的子民。如果他们的眼睛能睁开,他们就要像古时的一位先知一样,得见上帝与他们同在并帮助他们的显著凭据。当以利沙的仆人将围绕并截断他们逃生之路的敌军指给他主人看时,先知祷告说:‘耶和华啊,求祢开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见。’(王下6: 17)他就看见满山有火车火马,有天军驻扎在那里保护上帝的仆人。众天使也是这样护卫着从事宗教改革运动的人。”——怀爱伦,《善恶之争》,原文第208页。
“当许多有力的仇敌联合起来想推翻宗教改革的信仰,且有千万把利剑正要出鞘来攻击它时,路德写道:‘撒但发怒了;不敬虔的主教们也在同谋;而我们受到了战争的威胁。务要劝勉众人,凭着信心和祈祷在主的宝座前勇敢呼求,使我们的仇敌被上帝的灵所制伏,而不得不趋向和平。我们最大的需要和主要的努力就是祷告;人人务要知道,他们这时正在刀剑的锋刃之前,正在撒但的忿怒之下,让他们祷告吧!’”——怀爱伦《善恶之争》,原文第209页。
因信称义是路德重新发现的伟大真理,是福音的基础,也是我们得救盼望所依赖的真理。他谱写的诗歌《坚固保障》有力地阐明了福音:“我若单凭自己力量,深知断难相对抗;幸有神人护我卫我,率领信众往前方。如问此人为谁?乃是天军元帅,又是万有君王,自古万民共仰,耶稣基督名浩荡。”——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新版中文《赞美诗》,第371首第2节。
讨论问题
❶面对罪恶,诗人经历了怎样的挣扎?你遇到过哪些类似的挣扎,你是如何应对的?在这段时间里,你如何坚持你的信心?
❷当我们对上帝的信心受到试炼的考验,或因自己的苦难而质疑上帝的良善与大能时,我们该从哪里寻求答案?
❸你如何回答这个常见的问题:为何罪恶会存在于一个由全能和慈爱的上帝所创造和维持的世界中?善恶之争的主题如何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回答这一个挑战?恶之争的主题如何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回答这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