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7月份 > 正文

今日/圣言|太7:3 梁木与刺


73日 梁木与刺

7:3 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在教会中有些人喜欢论断,实际上只有上帝才能洞察人心。人不能知道别人遇到的环境以及当时的状态,他就无法清晰地判明别人的作为,唯有上帝能够洞察人心。而且上帝是爱我们的,他的怜悯之心,知道每个人的处境以及当时的软弱,也为我们存留悔改的机会,劝勉我们悔改归正。 

彼得曾三次不认主,主耶稣也只是用怜悯的眼光看他一眼,似乎在问:你不是说,众人跌倒你总不跌倒吗?主耶稣洞悉人心的软弱,给人留悔改的机会,而我们论断人的时候往往就是批评责备,给人打击,并不是为了将人挽回,这是重要的区别。人不能洞悉受试探者的环境,所以主告诫我们不要论断人,免得自己被论断。 

“被论断”的意思就是被判断,当我们论断别人,上帝也要对我们做出判断了,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那些在某方面刚刚悔改的人,他往往在这方面指责别人会特别厉害,因为他自觉已经在安全之地。他若在过去一直干犯安息日或者亏欠什一捐,现在他在这一点悔改了,那他在这一点论断别人时就最为严厉,因其自觉已经在安全之地。 

对于经常喜欢批评别人的人,经上说: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这梁木和刺究竟是怎样的内涵?或许有人认为:刺是很小的罪,梁木是很大的罪,这是指两件错行的大小。就像两个小偷,一个偷了十块钱,一个偷了十万块钱;刺就相当于偷了十块钱,梁木就相当于偷了十万块钱。 

其实,刺和梁木的对比不是这样的意思,无论偷十块钱和偷十万块钱都是一桩罪,都是一次盗窃的行为。刺就是一桩罪、一桩具体的错行,梁木是指人放纵自己论断批评人的习气,最终形成的品格。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古实人岂能改变皮肤?花豹岂能改变斑点,若能,那些惯于作恶的人也能行善了。这些改变在人是不能的,唯有上帝才能做到。所以,梁木就形成的人的本性,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你的品格形成,就支撑你日常生活作为,也就是把你定性了。 

相对而言,一件错行,改正过来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品格却是长期形成的,具有持续稳定性,改变起来真的很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圣经记载了大卫和拔示巴同寝之后,使她怀孕,为掩盖错行,进一步杀了对方的丈夫,这是两件连环的罪啊。可是当先知拿单给他讲了一个比喻,一个富户家里有很多羊,穷人家只有一只羊,当作女儿养。富户要杀羊宴客,竟然把穷人家的羊给杀了。拿单就问大卫该如何判断这人。大卫说:这个人毫无怜恤,所行的不公义,真的该死,他必要遭报四倍啊!弟兄姐妹,我们知道,大卫此刻所说的都是发自内心,这是他一贯的价值观,也是他长期以来形成的相对固定的品格。 

虽然大卫犯错误,那是偶尔为试探所胜,可他一贯的作风还是很正直的,以至于面对先知的发问,他就勃然大怒,发自内心地斥责那人要遭报四倍。可见,品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后来拿单直接对他讲:你就是那人。他就想明白原来说的是自己,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罪,愿意悔改。大卫一贯的作风是好的,他只是偶尔为过犯所胜。对他来讲,他所犯的两件罪就如同两根刺一般。而大卫原本的正直公义之心,才是他的相对固定的品格。反过来讲,如果一个人长期放纵论断习气,就会形成自己的品格,成为好论断的人。对这些人,先知有话说:弟兄,下来,从上帝的宝座下来,因为你不能洞察人心,不知道人当时的处境,你不要去论断人。 

今天我们在健康改良的生活中,弟兄姐妹饮食习惯有所不同,彼此之间不要论断,不要把自己的生活习惯作为别人的标准。对于他人生活中的不足,若非原则问题,也不要放在心上。有两个主内家庭,双方家长带着孩子去动物园看动物。牌子上写着:不要走下台阶。可是一个孩子很想看得更清楚一点,就央求爸爸带他下个台阶,父亲就带孩子下了台阶,孩子就看得更清楚,就很开心。本来这是件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另外一个家长心里就定别人的罪,他想:你连动物园的管理规定都不能遵守,上帝律法岂不是更加不能遵守?看来我不能和他做朋友。 

弟兄姐妹,不要在这些细枝末节如同蠓虫儿的事上刻意纠结,求主怜悯,让我们都有开朗的心胸,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更大的,在这种细枝末节上不要去论断。在我们不知道别人当时处境的时候,也不要去论断,我们要为别人去祷告,求主帮助他更加成圣。 

不要论断,因为我们人真的太有限,眼睛看到的也很有限,你的眼睛也会欺骗你。孔子看到门徒在煮粥时拿了一粒米放进嘴里,就心生疑问,旁敲侧击。学生就解释说:煮粥时因热气上腾,一个小飞虫被熏晕掉进锅里。我把小飞虫拿出来,以免坏了一锅粥,却在拿出时带出一粒米,不愿浪费,就把米给吃了,把小飞虫扔了。孔子只看到他先吃东西,却没有了解真实原因。还好,孔子含蓄地去询问,就得到了答案,于是他说:眼见未必真。 

所以,我们不要认为眼见为实,亲眼看到,就可以去论断。还是把判断的权柄交给上帝吧,让我们学会包容别人错误,有饶恕人的品格,求主与我们同在。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明天见!

9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