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启预/言简讲|第80讲 但以理书的预/言轮廓
- 但启预言简讲(小迟长老)
- 2025-02-14
- 6097
注:第78-82讲属于第28课内容【但以理书的回顾】
第80讲 但以理书的预言轮廓
(音频比文稿内容更丰富)
接下来我们再思考另一个方面。仔细读但以理书可以发现,上帝先后用了四种表号和预言来说明人类历史的脉络和走向,它们分别记在:但以理书第2章、第7章、第8-9章和第11-12章。这四部分内容,实际上是在说同一件事情。接下来,我们仔细看一下它们之间的对应点。
【第一点】第2章中的金头,是象征巴比伦帝国。因为但以理当时正处在巴比伦的时代,他站在这个历史位置开始向后展望未来。所以整个大象是从金头开始,也就是从巴比伦开始。那么金头对应着第7章中的头一个兽,也就是长着鹰的翅膀的狮子。
【第二点】第2章中的银胸代表玛代波斯帝国,这对应着第7章中的第二个兽,也就是旁跨而坐的熊。同时,它也对应着第8章的头一个兽,也就是公绵羊。那么与此相对应的,在第11章中,从第1节到第2节,同样是在预言玛代波斯帝国。当然,整个11章的预言特征,从象征性的画面转向了实际性的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关于玛代波斯帝国的预言分布在了四处章节当中。上帝分别用了不同的表号和话语,从不同的侧面显示了玛代波斯帝国全部的特征。
【第三点】第2章中的铜腹,是象征希腊帝国。它对应着第7章中的第三个兽,也就是长着四个翅膀,有四个头的豹。同时,它也对应着第八章中的第二个兽,也就是公山羊及其头上的四角。那么除此之外,但以理书11章3-4节,也是关于希腊帝国的预言。另外,第11章5-14节所提到的第一段南北方王争战,实际上属于希腊帝国分裂之后的事件,因此也可以包含在希腊帝国的预言当中。
【第四点】第2章中的铁腿,是象征罗马帝国。它对应着第7章中的第四个兽,也就是长着铁牙铜爪、凶猛残暴、十分可怕的怪兽。同时还有第八章中的另一个小角,其象征意义也包含了罗马帝国在内。另外,第11章15-29节所提到的第二段南北方王争战,其中的北方王是指罗马帝国。我们可以看到这四个方面也是对应的。
【第五点】但以理书第2章中半铁半泥的脚,对应着第7章中第四个兽头上的十角和后来兴起的小角,这是象征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被蛮族势力分裂成的那十个国家以及后来兴起的教皇的权势,而且教皇与十角所代表的欧洲各国之间是联合的,因此十角和小角可以视为一个整体。那么这一势力同时也对应着第8章中的另一个小角。然后也对应着第11章30-39节以及40-45节,也就是第三段和第四段南北方王的争战,这一期间正是教皇权至上的时期。
通过预言可以看到,上帝有意把罗马帝国和罗马教廷这两个势力结合到一起,让我们从以下四处内容来看:
但以理书第二章:半铁半泥的脚预表欧洲各国和罗马教廷。铁和泥互相掺杂,正是预表政治与宗教的联合。铁代表罗马帝国原有的政权,泥预表宗教,因为上帝起初用泥土造人。那么,铁腿中的铁质一直延续到脚的部分,所以很明显,铁腿和半铁半泥的脚是结合在一起的。说明后来兴起的教皇势力承袭了罗马帝国的“政治权柄”
但以理书第七章:在这一章中,第四个兽和小角是结合在一起的,因为小角是从第四个兽的头上长起来。从某种角度可以说明,教皇的势力承袭了罗马帝国的权力中心地,也就是“首都”罗马城。
但以理书第八章:在这一章中,上帝更加明显地将罗马帝国和教皇权直接用同一个小角来代表。这个小角具有与“天象之君”,也就是“万君之君”相对抗的特征和作为,并且这一方面同时应验在罗马帝国和教皇权两者身上。因此这一章的小角是在着重强调,教皇的势力承袭了罗马帝国的“异教体系”,并借此破坏上帝的真理。
启13:1-2 我又看见一个兽从海中上来……那龙将自己的能力、座位和大权柄都给了它。
等我们学习启示录的时候就可以知道,这个从海中上来的兽同样是指教皇的势力。预言中提到的“龙”在这里具体是指撒但所利用的罗马帝国。预言说:“那龙将自己的能力、座位和大权柄都给了它”所谓“能力”是代表罗马帝国的异教体系和它对真理的破坏,“座位”代表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城,“大权柄”代表罗马帝国的政治权柄,同时也包含宗教权柄,因为后期的罗马帝国将基督教定为国教,所以带着政教联合的特征。而作为后来兴起的罗马教廷,在这三个方面承袭了罗马帝国所有的特征。
但以理书第十一章: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章当中,从15节到29节是预言罗马帝国成为北方王。但是到了第30节的时候,在这一个本来应该转折的章节中,上帝却有意让我们读不出转折的意思来。可以说,但以理书11章30节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章节,它非常巧妙地将罗马帝国和罗马教廷结合在一起。这一节既是对罗马帝国结局的预言,同时也是对罗马教廷兴起的预言。那么,第11章31节到39节,则是预言中世纪的教皇势力成为北方王,40-45节预言到末后的教皇权复辟成为第四阶段的北方王。综上所述,教皇的权势是罗马帝国的延续,而且它要一直持续到世界的末了。保罗在他的书信当中明确地指出,这个势力最终要被耶稣降临的荣光所杀灭。
【第六点】第2章中从山而出的石头代表上帝的国,其中有“开凿”、“打下来”和“变成大山”三个过程,分别对应耶稣通过查案审判最终确定的圣徒名单,他们以基督为首领组成永恒的新的国度,并且在此基础上,基督要通过七大灾以及他的降临来毁灭世上所有的恶人,等到天上的一千年过去之后,还要通过硫磺火来烧灭所有的恶势力,这也就是石头将大像打碎的情景。那么,石头最终变成大山,充满天下,意味着新天新地的实现。到了第7章,整个这幕景象就变成了第7章9-14节的异象,那里提到基督来到父的宝座前承接审判的权柄,并开始施行审判,以及审判结束后基督得到权柄、荣耀和国度,并且这国要存到永远。而对于恶势力来说,第7章11-12节则描述了他们最终被杀的情景。特别是在第7章26-27节,更是充分说明了上帝通过审判和刑罚来结束争战的事实,那里说“然而,审判者必坐着行审判,他的权柄必被夺去,毁坏,灭绝,一直到底。国度、权柄和天下诸国的大权,必赐给至高者的圣民。他的国是永远的,一切掌权的都必事奉他,顺从他。”然后,至。了第8-9章,整个这幕景象又变成了“圣所就必洁净”(但8:14,也就是上帝百姓的罪将被涂抹,上帝荣耀的国将要组建,并且最终敌基督的势力要“非人手而灭亡”(但8:25,也就是被那“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而打碎。另外,在第9章27节中提到这样的话“那行毁坏可憎的如飞而来,并且有愤怒倾在那行毁坏的身上,直到所定的结局。”我们已经学习过,这是天使对“七十个七”的预言而作的解释。那么事实上,这里不仅包含了当时的罗马帝国的灭亡,同时也代表了整个第8章中另一个小角所象征势力的最终败亡,因为天使在提到“七十个七”的时候,主要是为了解释“2300日”的预言,也就是为了向但以理更好地解释第8章14节提到的“到二千三百日,圣所就必洁净”这个预言,那么,很自然地,9章27节提到的“那行毁坏可憎的”就不能仅仅代表罗马帝国,它实际上正是代表第8章中的另一个小角,也就是等于第7章中的第四兽和其头上的小角的组合势力,即罗马帝国和后来的教皇权,他们的毁灭被说成是“有愤怒倾在”(但9:27)他们身上。然后,到了第12章,说到“米迦勒必站起来”(但12:1),结束中保事业并停止查案审判,同时对所有不悔改的恶人施行刑罚,并且在12章3节提到“智慧人必发光,如同天上的光,那使多人归义的,必发光如星,直到永永远远,这正是石头变成大山,充满天下的异象最终成为现实的荣耀情景。
好,以上我们看了但以理书这四部分的预言的对比,第2章、第7章、第8-9章和第11-12章,这四部分的内容是一一对应的。上帝不厌其烦地通过四次异象启示了同一件事情,正是要告诉我们:敌基督要兴起,它要施行空前的迷惑,而且对那些顺从真理的人要带来逼迫。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要面临非常大的考验。善与恶的斗争,在人类历史中经过大约六千年之后,现在来到了剧终的部分,这也是高潮的部分,是斗争最剧烈的部分。但是,上帝在预言患难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得胜的应许和保证。
此文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