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慈爱与公义》
安息日学研经指引
学课‧2025年第一季度1-3月
作者:
约翰 C · 佩克汉(John C. Peckham)
第7课
《罪恶的问题》
2月8日~2月14日安息日下午
阅读本周学课经文:
伯30:26;太27:46;伯38:1-12;诗73;创2:16、17;启21:3、4。
存心节:
“上帝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示录21:4)
也许基督教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罪恶的问题—如何接受上帝完全良善和慈爱,这世上却同时有罪恶存在的事实。简而言之,如果上帝完全良善且全能,为何依然有众多的邪恶存在?
这不只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深深困扰着许多人的现实,使一些人无法认识并且爱上帝。
“罪恶的起源及其存在的理由,在许多人的思想中乃是一个引起许多疑虑的谜。他们看到罪恶的发展,以及其造成祸患与荒凉的惨果,便发出疑问说,在一位具有无穷智慧、能力和慈爱之主的治理之下,这一切怎能存在呢?这是他们所百思不得其解的奥秘。”——怀爱伦,《善恶之争》,原文第492页。
许多无神论者认为罪恶问题是他们成为无神论者的原因。但正如我们在本周和未来几周将读到的,《圣经》中的上帝是完全良善的,我们可以相信祂—尽管罪恶已感染我们这个堕落的世界。
■ 研究本周学课,为2月15日的安息日预备。
星期日 2月9日
第7课 罪恶的问题
【“主啊,还要等多久?”】
罪恶的问题不仅在现今被提及,在《圣经》中也再三出现。
阅读伯30:26,耶12:1,耶13:22,玛2:17和诗10:1。这些经文如何将罪恶的问题带到人类经验的最前线?
这些经文提出了许多至今仍然困扰着我们的问题。为什么恶人看似兴旺,且作恶的人能从他们的恶中受益?虽然并非总是如此,但为何经常发生?为什么义人会遭受这么多的苦难?当恶事发生时,上帝在哪里?为什么上帝有时看起来离我们很远,甚至是隐藏的?
无论我们如何看待上述问题及更普遍的邪恶问题,都应确保不要将邪恶视为“无足轻重的小事”。我们不应试图透过淡化世上罪恶的种类或数量来解决问题。邪恶是非常糟糕的—上帝比我们更厌恶它。因此,我们可以用贯穿《圣经》的呼声回应世上许多邪恶和不公正的事:“主啊,还要等多久?”
阅读太27:46。你怎样理解耶稣的这番话呢?关于罪恶如何以最引人注目的方式触动上帝,它们传达了什么信息?
在十字架上,耶稣亲自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太27:46)在此我们特别看到上帝自己也被罪恶所触动,这一惊奇的真理透过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受苦和死亡得以突显,因世上所有的罪恶都落在了祂身上。
但即使在这里也透露出希望。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做的击败了罪恶的根源—撒但,并且最终完全消除了罪恶。耶稣引用了诗22:1中的话,这首诗的尾声以胜利告终。
在十字架上,耶稣期待着一份当时的祂看不见的希望。当我们也看不见眼前的希望时,我们如何从祂的经验中得到安慰呢?
星期一 2月10日
第7课 罪恶的问题
【“很多事我们一无所知”】
历史的结局终将到来,届时慈爱将战胜罪恶。但与此同时,许多令人不安的问题仍然存在。我们怎样才能以一种对人有所助益的方式思考和谈论罪恶的问题?
阅读伯38:1-12。上帝对约伯的回答如何阐明罪恶的问题?对于幕后可能发生的事,我们知道或不知道的有多少?
在叙事中,约伯遭受了许多苦难,他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为何会有如此多的罪恶和苦难降临到他身上。他请求觐见上帝,以寻求问题的答案,却不知道天庭幕后有更多的事正在发生(参考伯1-2)。
上帝对约伯的回应是很震撼的。具体来说,“耶和华从旋风中回答约伯说:‘谁用无知的言语使我的旨意暗昧不明?’”(伯38:1、2)。另一版本的翻译如此说:“你知道的这么少,为什么要说这么多呢?”(伯38:2,CEV)而且上帝在伯38:4补充说:“我立大地根基的时候,你在哪里呢?你若有聪明,只管说吧!”
阅读伯42:3。约伯的回应如何阐明我们对自己的立场该有怎样的认识?
上帝透过对约伯的回应让他明白,有很多事是他不知道也不明白的。像约伯一样,我们也应谦卑地体认到,世上和幕后正在发生许多我们一无所知的事。关于我们的问题,我们可能不知道答案是什么,但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合理的答案不存在,也不表示它们没有解决的一天。在那之前,我们需要相信上帝的良善,而这一部分已经以多种方式启示我们了。
想想我们对任何事情都知之甚少。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学会忍受最困难且未解的主题:罪恶和痛苦?
星期二 2月11日
第7课 罪恶的问题
【持怀疑态度的有神论者】
上帝在赛55:8、9宣告:“耶和华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
上帝的意念远远高过我们的意念。我们甚至无法想象上帝历史计划的复杂性。有鉴于此,我们为何还是应当设法了解上帝在各种情况下行动或不干涉的原因呢?
因我们知之甚少,解决罪恶问题的方法之一被称为“怀疑有神论”(skeptical theism)。怀疑有神论者相信上帝的作为自有其充分理由,但鉴于我们的知识有限,便不该奢望知道这些理由。怀疑有神论者质疑人类是否有能力察觉或完全理解上帝允许这世上罪恶存在的原因。例如,仅仅因为我们看不到漂浮在我们周围空气中的细菌,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存在。人们尽管不知道上帝的理由是什么,但这并不表示上帝没有充分的理由。
阅读诗73。诗人如何看待周围的罪恶和不公?他看到了什么使他从不同的观点来理解?
诗人对世上的罪恶深感困扰。他环顾四周,看到恶人兴旺。一切都显得既不公正也不公平。他无法给出答案。他想知道在此情形下去相信和侍奉上帝是否值得。直到他的眼光转向了圣所之内。
圣所提供了解决罪恶问题的部分关键—即承认有一位公义法官的存在,祂会按自己的时间带来公义和审判。
复临信徒对审判和圣所教义的理解如何能阐明罪恶的问题?虽然我们现在有很多疑问,但若是明白历史的细节和上帝公义的审判最终都会被揭示,这对你是否有帮助?
星期三 2月12日
第7课 罪恶的问题
【自由意志的防御】
无论我们多么不了解上帝的行事方式和思想,《圣经》确实揭示了一些有助于解决罪恶问题的事情。解决罪恶合理性问题的一种方式称为自由意志的防御。
自由意志的防御认为罪恶乃是受造物滥用自由意志的结果。上帝不应该为罪恶负责,因为罪恶是受造物滥用了上帝那出于充分理由赋予我们自由意志的结果。然而,为什么上帝要赐下这样的自由意志呢?在这方面,鲁益师(C. S. Lewis)曾写道:“自由意志虽然使罪恶成为可能,但它也是唯一使任何值得拥有的爱、善良或快乐成为可能的东西。一个像自动机器的世界—像机器一样工作的受造物—几乎不值得创造。上帝为祂的高等生物所设计的幸福,乃是自由、自愿地与祂和彼此结合的幸福……为此,他们必须是自由的。”——《我如何思考基督教》(纽约:麦克米伦,1960年),原文第52页。
阅读创2:16、17。这些经文如何展现赋予亚当和夏娃的道德自由?
若不是亚当和夏娃从一开始就有自由意志,否则上帝为什么还要吩咐他们呢?他们吃了禁果,从此我们的地球充满了罪恶。在〈创世记〉第4章,即堕落叙述之后的下一章,罪的可怕后果从亚伯遭到兄弟谋杀就可见一斑。堕落叙述表明,亚当和夏娃对自由意志的滥用如何将罪和邪恶带进我们地球的历史。
在整本《圣经》,我们都看到自由道德意志的存在(参考申7:12、13;书24:14、15;诗81:11-14;赛66:4)。在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都在不同程度上运用造物主给我们的自由意志。没有自由意志,我们就不被视为人类,而是更像机器,甚至是没有头脑的机器人。
索尼公司创造了一只机器狗,名为“艾博”(Aibo)。“它”看起来像一只真正的狗,但它不会生病,身上没有跳蚤,不会咬人,无需注射,也不会掉毛。你愿意用你有血有肉的狗来换一只艾博吗?如果不愿意,这样的选择如何帮助你更理解为什么上帝以自由意志创造了我们——尽管有风险?
星期四 2月13日
第7课 罪恶的问题
【慈爱与罪恶?】
为了爱,上帝必须赋予受造物自由意志;滥用自由意志是罪的根源。然而,许多问题仍然存在。上帝允许罪(暂时)存在,又强烈鄙视它;然而,排除罪的可能性就等于排除了爱,而过早地毁灭罪又会损害爱必需有的信任。
“世界由于误解上帝而成了黑暗。为求凄惨的阴影变为光明,世人得以归回上帝,撒但欺骗的权势必须予以击破。但这不是强权所能做到的。施用强权是与上帝政体的原则相反的。祂只要出于爱心的侍奉,而爱心却不是由命令而来,也不能用强权或力而得的。只有爱心能引动爱心。人认识了上帝就会爱祂。所以祂的品德必须表现出来与撒但的品格对比。”——怀爱伦,《历代愿望》,原文第22页。
没有了自由意志,就没有爱;如果上帝就是爱,那么祂显然就不可能否定爱或爱所需的自由。我们也可以假设,如果我们像上帝一样从一开始就知道结局,我们就不会希望祂剥夺我们的自由。毕竟,谁愿意生活在一个没有爱的宇宙里呢?
阅读罗8:18和启21:3、4。尽管世界上罪恶众多,这些经文如何让我们有信心去相信上帝的良善?
即使我们无法看透黑暗,上帝也能从一开始就看到结局。祂能看到对所有相信耶稣的人应许的永恒幸福。根据罗8:18,“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我们是否有信心去相信这个惊人的应许?
此外,爱和爱所固有的自由是如此神圣和必要,以至于耶稣知道给予我们自由,祂将被送上十字架,在那里祂将遭受巨大的痛苦。然而,祂还是给了我们自由,也知道所将付出的代价。为什么这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如此关键并应永远思考的课题?
牢记上帝赋予我们自由意志这一事实,如何避免我们认为所有发生的一切都是出于上帝的旨意?
星期五·2月14日
第7课 罪恶的问题
进修资料
阅读怀爱伦的《先祖与先知》〈罪恶的起源〉,原文第33-43页。
“就是在撒但被赶出天庭之后,无穷智慧的主还是没有消灭他。上帝既然只能悦纳出于爱心的侍奉,一切受造之物就必须本着确信祂的公正和慈悲而向祂效忠。天庭和诸世界的居民那时既还不能了解罪的性质和结果,上帝若当时消灭撒但,他们就看不出上帝的公义。如果撒但立时被除灭了,一些天使就要存着畏惧的心,而不会出于爱心来侍奉上帝了。同时,那欺骗者的影响也不会完全消灭,而反叛的精神也不会根除净尽。所以为全宇宙永久的利益起见,上帝必须让撒但更充分地发挥他的主张,使一切受造之物能看出他对于上帝政权的控告究竟真相如何,并使上帝的公正和慈悲,以及祂律法的不变性永远不再被怀疑。
“撒但的叛逆将要永永远远作为全宇宙的一个教训,永远证明罪的性质及其可怕的后果。撒但治权的实现及其对世人和天使的影响,要显明废掉上帝权威所必有的结果,并要证明上帝政权的存在,是与祂所创造万物的幸福息息相关的。这样看来,这一次尝试叛逆的惨史,将要作一切圣洁生灵的永久保障,使他们对犯法的性质不致有错误的认识,并使他们不致犯罪而受罪的刑罚 。”——怀爱伦,《先祖与先知》,原文第42、43页。
讨论问题
❶“神义论”是指上帝在罪恶面前称义的用语。但这并不是为罪恶本身找理由。想象在天上有人说:“哦,是的,耶稣,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我的家人在我眼前遭受酷刑和谋杀。是的,现在这一切都很合理。谢谢你,耶稣!”这太荒谬了。我们如何理解,在这场善恶之争中,最终得到证明的乃是上帝,而不是罪恶?(见第九课)
❷你是否曾经觉得自己有点像约伯?你是否想过,对于你或你所爱的人经历的痛苦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有一个好的解释?约伯最终意识到他“所说的是(他)……不明白的”(伯42:3),这如何阐明我们自己所遭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