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0月份 > 正文

今日圣/言|可10:14 耶/稣爱小孩子


1014日 耶稣爱小孩子

10:14 耶稣看见就恼怒,对门徒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上帝国的,正是这样的人。 

这节经文非常耐人寻味,事件发生的背景是主耶稣给一母亲所抱的孩子祝福,使这位母亲的心得到安慰,更有信心和勇气抚养自己的孩子。她回去把这好事告诉了街坊邻居们,大家听了就满心欢喜抱着自己的孩子来见耶稣,希望耶稣为他们祝福。耶稣的门徒却责备这些人,因为他们体恤耶稣或许已经疲惫,再给这么多人祝福很累。同时,门徒心里或许还有一种想法:小孩子还小,长大了再接受信仰也不迟所以门徒就责备那些人。 

主耶稣如何看待这件事?有没有领受门徒这份所谓的好意呢?没有。反而经文里说,耶稣看见就恼怒。主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上帝就是爱,耶稣就是爱。耶稣也说,我心里柔和谦卑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将折的芦苇他不折断,他就是这么温柔的一位可是在这件事上,耶稣的性情怎么和以往大不相同竟然恼怒呢?耶稣和门徒们相处时从无恼怒的时候,可是偏偏就在这一件看小事上恼怒了。表面看来是门徒关心他他却不领情,反而恼怒他们,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思考。 

门徒拦阻小孩子就近主,禁止小孩子亲近耶稣,这是耶稣恼怒的根本原因小孩子身边也有天使的保护和看顾。主耶稣是从小孩子长大的上帝家里忠心的仆人摩西,是从小孩子长大的他曾经被放在一个蒲草箱里上帝却使他成为忠心的管家。所以说每个成年基督徒都是从小孩子开始长大的,从小认识上帝,到老都不偏,因为小孩子的心灵很容易被感化。耶稣也说,你们不要轻看这小子中的一位,他们的使者常在我天父面前。每个人身边都有天使看顾记录他们的言行,引导他们向上向善。小孩子也是如此,天使引导着小孩子成长的脚踪。 

主耶稣和门徒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他是完全的人,也是完全的神,他的神性使他能够洞察人心,看明人的思想,洞悉人的将来。主耶稣曾经看到拿但业时脱口而出,这是个真以色列人,心里没有诡诈。耶稣直接洞悉拿但业的心思意念。耶稣看到彼得时,也洞悉他一生事情,包括他不认主以及后来的悔改,经受早雨圣灵沛降被圣灵陶冶成为一个谦卑勇敢的门徒。耶稣洞察人心,知道的将来。当耶稣看到这些小孩子,他看出有些孩子将来要成为上帝国的栋梁,有些孩子要为主的道受苦,甚至殉道。 

可是现在门徒竟然禁止这样的人就近耶稣,我们的主怎能不恼怒呢?今天是否还有人禁止小孩子到主的面前呢?在我们的教会里,为什么白发一片呢?小孩子都到哪里去了?年轻人都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会造成缺少年轻人的局面?一方面是世俗的引诱,另外一方面家长们没有听从主的教训,把小孩子从小带到主的面前来。家长从不带孩子读经聚会希望孩子考好成绩将来找到好工作,多挣钱,获得世人眼中所看为的成功。也有教会没有儿童班,怕孩子影响大家聚会。或因学校要上课、不方便请假。等孩子长大了有自己主张已经不愿意到教会聚会了,家长再想把孩子带到耶稣面前,已经悔之晚矣。这些家长们也是在禁止孩子到耶稣面前,耶稣也会向他们发怒的。 

有些家长经常带孩子去教会,在生活中屡屡禁止孩子到耶稣面前的事。们在家庭的餐桌上任意妄评教会中的事情。例如:这个牧师讲道不好,那个长老很虚伪,这个传道人很贪财,把教会里的是是非非包括别人的错误和自己心中的论断、猜测,当着孩子的面,统统在餐桌上讲出来。殊不知,这些信息都进入孩子的耳,在心里留下痕迹,再擦除就很难。孩子从小心里就留存印象,认为教会是个很虚伪的地方,在台上讲得很好,其实都不是好人。如此,家长在孩子的脚前设下了绊脚石,阻碍孩子亲近耶稣在餐桌上不说造就人的好话,使孩子随着食物吃进杂食,怎能制造出好的血液?没有好的血液,又怎能有好的生命呢? 

还有一对夫妻,丈夫爱研究《启示录》中深奥的预言,妻子爱唱赞美诗。丈夫觉得妻子老唱赞美诗,不重视末世的预言研究不妥。妻子认为光去研究辩论那些枯燥的教义,心中却不喜乐并无益处因为上帝是以赞美作他的宝座,赞美也很重要。总之,两人各执一词,有时还会为此争吵。有一次他们吵架时,他们三岁的孩子哭喊着:爸爸妈妈,上帝为什么不听我的祷告?我祷告求上帝让你们两个不吵架,上帝为什么不听我的祷告?弟兄姐妹,听着孩子这样撕心裂肺地呐喊,你心痛吗?你难过吗?一个三岁的孩子遇到事情,懂得向上帝发出祷告恳求,这种属灵生命多么令人欣慰!可是夫妻依然硬着心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孩子向上帝祷告,他们也不停止争吵,以至于孩子发出这样的哭喊。这是用实际行动拦阻小孩子到主的面前。等到孩子长大了,远离主,那时他们再责备孩子贪爱世俗不到主的面前有什么益处呢?这岂不是他们自己撒种的结果吗?那时再懊悔也没有用了。 

所以,弟兄姐妹,这样的事情都会让我们的主感到非常恼怒,因为他们都是在用各种方式禁止小孩子来到主的面前。主耶稣虽然柔和谦卑,对此却恼怒门徒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上帝国的,正是这样的人。 

弟兄姐妹,愿你们都能够重视孩子的教育,把孩子从小带到上帝面前,这是主所喜悦的。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明天见!

16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